探索建设风能、太阳能等气象服务基地!国务院发布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(2022-2035年)
国务院日前印发《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(2022-2035年)》。《纲要》指出,加强海洋气象观测能力建设,实施远洋船舶、大型风电场等平台气象观测设备搭载计划,推进海洋和气象资料共享共用。加强气候资源普查和规划利用工作,建立风能、太阳能等气候资源普查、区划、监测和信息统一发布制度,研究加快相关监测网建设。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开发资源量评估,对全国可利用的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进行全面勘查评价。研究建设气候资源监测和预报系统,提高风电、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。探索建设风能、太阳能等气象服务基地,为风电场、太阳能电
服役近一步!国内首批平价海上机组交付
5月20日,国内首批海上平价风电机组在中国海装江苏基地完成总装,开始交付。作为海上风电进入全面平价时期的第一面旗帜,机组的交付将有力加快推动国内平价海上风电建设和发展。华润电力苍南1号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浙江省苍南县东部海域,规划装机容量400MW,将安装49台中国海装抗台型海上风电机组。其中将批量应用的中国海装H210-10MW海上风电机组,是全球率先批产的、200米以上风轮直径、10MW以上级别超一类平价海上风电机组。
GWEC全球风电整机商TOP15排名出炉!金风、远景稳居全球前四!
据悉,2022年5月19日: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(GWEC)最新发布的《全球风电供应侧报告》,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在2021年的交付量创造了新纪录。
报告指出,尽管有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,还有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物流的压力,全球30家风电整机制造商在2021年仍然实现了104.7GW的新增吊装容量。
河南能监办:建立分布式光伏、风电有偿调峰分摊机制
为加强河南电网2022年电力调度运行监管,确保电力安全稳定和电力保障供应,河南能源监管办专题听取河南省电力企业2022年电网运行方式情况汇报,全面掌握电网运行情况、电力供需形势、负荷特性变化、新能源发展和消纳情况及相关建议,深入研究分析电网安全稳定运行、电力保障和新能源消纳等存在的问题,提出工作要求和监管意见。
中国首创海上风电筒型基础专用浮运平台顺利出港
19日,记者从浙江海事局获悉,中国首创的筒型基础专用浮运平台“天河长龙—南方号”当日在宁波海事巡逻艇的护航下顺利驶离宁波象山港,前往广东珠海桂山海上风电项目,并将应用于海上风力发电塔基础的浮运和安装下沉辅助。
国家能源集团集中开工(预开工)11个新能源基地、海上风电等项目
5月18日,国家能源集团举行2022年电源项目集中开工(预开工)仪式,宣布包括陆上新能源基地、海上风电、大型水电、煤电扩容升级和天然气发电等5类11个、总装机1238万千瓦的电力项目开工和预开工。11个项目总投资861亿元,建成后预计每年新增电力供应485亿千瓦时。项目分布在10个省区,涉及国家能源集团9家子分企业,其中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约60%。
后进山东 能否成为海上平价样本?
明确清晰的发展规划,不可多得的区位优势,富有诚意的地方补贴,共同推动“后进者”山东,成为中国海上风电平价发展的样本。就在不久前,山东省召开了一场资讯发布会,引发不小震动。
甘肃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
国网甘肃省电力企业最新统计显示,截至4月底,甘肃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,达3122.28万千瓦,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48.95%。在“双碳”目标下,甘肃省新能源装机和并网速度全面加快。
去年全国风能资源为正常略偏大年景
近日,中国气象局《2021年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》(以下简称《公报》)正式发布。《公报》指出,与近10年(2011—2020年)相比,2021年,全国风能资源为正常略偏大年景,1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较近10年偏高0.18%。全国太阳能资源为偏小年景,2021年,全国平均年水平面总辐照量约1493.4千瓦时/平方米,与近10年比偏低1.28%。
江苏南通海事局推动出台全国首部海上风电运维安全管理规定
为了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场运维安全管理,保障海上风电运维船舶飞行、停泊和作业安全,在南通如东海事处的牵头起草和积极推动下,2022年5月13日,如东县人民政府发布了《如东县海上风电运维安全管理规定(暂行)》。据了解,这是全国首部有关海上风电运维安全的综合性管理规定,不仅有效规范了海上风电运维作业行为,给相关参与企业、监管部门和属地政府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供了强有力引导,也将全面推动如东海上风电运维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。
中国风电资讯,风电,风电资讯,风电资讯,风力发电站,风电场,风能